没有永远的增长,也没有永远的高增长。
10月30日晚,白酒上市公司三季报全部出炉。刚刚过去的第三季度,白酒股集体转为降速、下跌模式。
记者梳理注意到,A股20家白酒上市公司中,有9家第三季度营收或净利润同比下跌,不止一家酒企业绩同比大跌七八成,多家转亏。即便是保持增长的11家白酒股中,也有5家增速回落至个位数。单个季度实现20%以上高增长的酒企,如今已是凤毛麟角。
白酒是后周期行业。有头部酒企老总曾经分享过一个观察:白酒企业的数据,一般会滞后整体经济数据半年左右。
事实也是如此,尽管业界普遍认为白酒行业去年就已迎来调整期,但很多白酒股一直到今年上半年仍然保持着两位数乃至20%以上的高增长。随着消费疲软的影响不断向上游传导,今年三季度白酒旺季动销不畅,行业调整从渠道端转移到了企业端,不少酒企能否完成全年增长目标成了悬念。
传才智库首席专家王传才向记者表示,预计今年四季度整个行业都将维持比较低速态势,明年还将继续消化此前一段时期行业发展过快留下的市场问题。
普遍降速 区域酒企首当其冲
今年上半年,尽管渠道普遍反馈消费降温,仍然有超过一半的白酒股营收、净利润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,部分酒企二季度淡季增速甚至快于一季度。
然而到了三季度,白酒股全面降速。20家A股白酒上市公司中,只有去年摘帽的皇台酒业第三季度增速超过20%,这还是有其上半年业绩倒退的因素,此外第三季度能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只有贵州茅台、山西汾酒、古井贡酒、今世缘、金徽酒5家。
从一些酒类连锁的表现,足以窥见今年卖酒有多难。以老酒为标签的歌德盈香近期更是出现了员工讨薪的新闻,一位前员工向记者表示,其于上半年离职,离职前已经三个月未发工资,算上提成奖金被欠薪3万元。
这样一来,今年前三季度还能保持营收两位数增长的只剩下7家,分别是贵州茅台、山西汾酒、泸州老窖、古井贡酒、今世缘、迎驾贡酒、金徽酒。而上海贵酒、酒鬼酒、金种子酒今年跌幅较大。
可以看出,能保持较好增速的还是头部酒企为主。一线名酒由于品牌力更强,对区域型酒企形成了挤压。
这也导致不少酒企离全年目标距离拉大。
口子窖今年营收目标是70.35亿元,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3.62亿元,同比已经倒退,四季度还剩近27亿元缺口;老白干酒今年营收目标是57.8亿元,前三季度实现40.88亿元,四季度还剩近17亿元缺口;伊力特今年的营收目标是28亿元(合并报表),其前三季度营收16.54亿元,四季度还剩11.46亿元缺口。对比往年,这几家基本不可能完成今年营收目标。
区域酒企间的差距也继续拉开。
一是徽酒的强弱格局进一步固化。徽酒“老大”古井贡酒距离白酒股前五越来越近,领先身位拉大到130亿元以上,“老二”迎驾贡酒和“老三”口子窖的差距拉大到10亿元以上。
二是西北酒企分化加剧。金徽酒今年前三季度突破23亿元,伊力特、天佑德酒距离20亿元门槛都还有距离,皇台酒业仍然是在亿元线上徘徊。
盛初集团董事长王朝成在前不久深圳秋糖会上放言,“区域性酒企彻底出现两极分化,地产酒企现在不挤到前二,可能就会在历史长河中被淘汰。”
“酒业进入寡头竞争新周期,品牌效应持续增强,对地产酒、每个酒企来说,都是一种生存的考验。”卓鹏战略咨询机构董事长田卓鹏认为,“未来行业前十有可能营收占比达到65%以上,集中化越来越高,对地产酒来说,不进则退。”
部分酒企主动降速 调整尚未结束
不过不止一位专家认为,虽然白酒股普遍降速,但各家的实际情况还不一样。
王传才向记者分析,有些酒企降速是企业有意为之,通过控制速度为接下来发展蓄积能量,有一些就的确是市场出现了很大问题,不得不降速。
业界普遍看好的迎驾贡酒,此前连续多个季度保持20%的高增长,但今年第三季度突然降速至3%不到,其今年80.64亿元的营收目标能否达成有了悬念。
也有头部酒企顺势降速,这从业绩“蓄水池”就能看出端倪——山西汾酒第三季度末合同负债余额54.81亿元,同比再创新高。
“面对复杂的消费环境,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酒企主动降速,依据市场实际需求安排发货节奏。”武汉京魁科技董事长、酒业评论人肖竹青认为。
与此同时,不少酒企为了保证市场份额和增长目标,今年选择加大费用投放力度,销售费用增长明显快于收入增长。
前三季度,伊力特销售费用1.9亿元,同比增长25.8%,天佑德酒销售费用2.3亿元,同比增长8.9%,业绩倒退的金种子酒销售费用2.07亿元,同比增长9%。即便是贵州茅台、五粮液,今年销售费用增速也都有提升。
但这也带来了一个结果:酒企的促销费用水涨船高、互相抵消,行业的去库存周期进一步延长。
酒企间竞争加剧不止体现在份额的争夺上,各家酒企在价格带上也在下沉。
比如老白干酒和水井坊,今年前三季度前者低档白酒同比大涨44%,而中档、高档均是倒退,后者中档产品收入同比增长41%,高档增长是个位数。头部酒企中,茅台的“系列酒”、汾酒的“其他酒”增速也都快于各自“茅台酒”“中高价酒类”的增速。
王朝成就认为,白酒产业仍处在调整中早期,整体由缩量调整转为降价调整。
“白酒深度调整仍然没有完成,”王传才对记者分析,“渠道‘堰塞湖’可能需要两个周期才能完整消化,白酒真正走向复苏可能至少要到2026年春节。明年(2025年)仍将消化行业发展过快留下的价格倒挂、库存高企等市场问题。”